热型名词解释(发热病因及发病机制)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5 09:19:28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左右,且受机体内外因素影响稍有波动,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
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一、病因
1、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均可引起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类: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抗原-抗体反应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皮肤散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中枢功能失常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二、发病机制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对产热及散热两个过程的精细调节,使体温维持与相对恒定水平(正常人为37℃左右)。
临床表现:
1、发热的分度
临床上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四度:
低热体温37.3℃~38℃,
中热体温38.1~39℃,
高热体温39.1℃~41℃,
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
2、临床过程及特点
发热的临床过程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体温上升期
高热期
体温下降期
3、热型及临床意义
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4、伴随症状
反热患者常常伴有其他症状的出现,如寒战、皮疹、关节肿痛、结膜出血、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出血甚至惊厥昏迷等。
相关文章
- 《一剑斩仙》新手入门必看的细节玩法秘一站式攻略 2025-04-04
- 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增至7.0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025-04-04
- 《怪物联萌》当大BOSS遇上策略战斗 2025-04-04
- 东北地区首单险资合作项目在沈阳落地 2025-04-04
- 新增自主决策推理模型!理想汽车OTA 7.2开启推送 2025-04-04
- 阿笛莫保险柜全国24小时统一售后服务客服受理中心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