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属于哪个省 内蒙古巴彦淖尔地理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2 13:18:12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曾用名:临河设治局、临河县、临河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岩石壁画

考古表明:早在五万年年前,河套平原就有人类繁衍。著名的“河套文化”即萨拉乌苏河畔的考古发掘表明,处于智人时代的“河套人”,曾在黄河岸边制造石器,从事狩猎,食肉衣皮,创造了河套地区原始时代的物质文明。萨拉乌苏河畔发现的河套人应视为临河人的祖先。阴山岩画研究亦表明:早在1万多年前,阴山南北就是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理想家园。那时,阴山河套一带草木茂盛,百兽出没,是个生态极好的地方。

古代工事防御

据历史记载,早在黄帝时代,阴山东西千余里已有游牧民族驻牧,称獯鬻。黄帝统一中原地区后,“北伐獯鬻”。《诗经·小雅·出车》中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攘”的诗句。说的是周王朝时代,周宣王派大将南仲率大军讨伐于阴山河套地区的猃狁之族,并在包括今临河地区在内的朔方筑城防守。战国时代,赵武灵王君临河套,“至高阙为塞”,设九原郡。临河属九原郡西部地。阴山一带最古老的军事要塞——高阙塞,在临河县初建时的辖区内。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领三十万大军“北击胡,略取河南地”。“自榆中并代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引文中四十四县城名籍无可考,《中国历史地图册》上标有古临河县址,当为临河现于史籍之始。

修治水渠

临河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七雄争霸,赵武灵王开疆拓土,设置九原郡,至此时有隶属。“临河”作为一个具有固定内涵的词组,最早出现在《汉书.地理志》:“朔方郡,户34338,口136628,县10:三封、朔方、修都、临河、呼遒、窳浑、渠搜、沃野、广牧、临戎。”汉置郡县多因袭秦制,所以历代志书都说:秦蒙恬北击匈奴,因河为塞,筑44城,置临河县(嘉庆一统志·鄂尔多斯)。但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只有《汉书·地理志》。由上看出,“临河”一词一出现,就是以一地的方位来命名一级行政建制的,是一个行政建制名,不是一个自然实体名,后来才逐渐有了地名的含义。此外,有关临河的记述还有水经注。水经注中说:河水自窳浑来为北河,东经高阙南,又东经临河县故城北;又南河自临戎来,东经临河县南。临河县自西汉元朔二年设,至东汉废。在明末清初以前,临河地区人迹稀少,到处是“天苍苍,野茫茫”的荒原景象。后来内地连年灾荒,加上官逼民反,迫使山西、陕西、山东、河北、河南的“口里人”不断流落到临河,在这里开垦土地从事农耕,使临河地区逐渐变成农业区。到民国14年(1925年)设县时,考虑到本地历史,于是就采用了西汉时的县名。1949年9月19日,临河和平解放,1950年隶属陕坝专员公署,1954年隶属河套行政区,1958年隶属巴彦淖尔盟。1984年11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临河撤县设市。1949年建国后,临河人民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水利资源,先后组织开挖了总干渠、总排干等大型灌排工程,改变了临河地区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互为依托、互相促进,临河人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河套 古代,黄河进入河套平原后,黄河一分而为南北两河。南河略向北绕又缓缓南移,形成一个巨大的弯弓。北河则转折向北,穿过乌兰布和大沙漠,又在狼山脚下掉头,沿阴山山脉南麓蜿蜒东流。流至明安川一带受阻,骤然转向南流,在西山咀下与南河汇合。黄河流成的几字弯内大片冲积平原,被称为河套。《明史-地理志》对河套概念作了诠释:“北有大河,自宁夏卫东北流经此,西经旧丰州西,折而东,经三受降城南,折而南,经旧东胜卫,又东入山西平虏卫界,地可二千里,大河三面环之,所谓河套也。”这是古代文献记载中给河套下的定义,也是目前对河套概念最权威的解释。南北两河之间地是狭义的河套,通常称为后套。l850年,北河断流,后套以黄河为南界,临河地处后套。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河套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即凡黄河两岸河水冲积而成的平原都可称作河套。例如甘肃省靖远县人将县城以北黄河岸边的滩地也自称为“河套”。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北靠狼山、乌拉山,南屏鄂尔多斯高原及库布其沙漠,西临乌兰布和,东与土默特平原接壤。巴彦淖尔市属的磴口县、杭锦后旗、临河区、五原县和乌拉特前旗部分地区在其境内,总面积约l0000平方公里。巴市境内的河套平原东西长170公里,南北宽40-75公里,地势西南较高,东部乌梁素海一带较低,海拔l000-1100米。由于黄河河道的频繁变化,留下许多河迹湖,使本区成为多湖泊地区,巴彦淖尔由此而得名。黄河奔流于平原,河道形态的显著特征是:逶迤多曲,水流平缓,主流来回摆荡频繁,支流少。黄河在巴彦淖尔境内流长345公里,年平均过境水量为315亿立方米。临河地处河套平原西南腹地,居高临下。河套平原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河套平原包括以东的土默川平原和以西的宁夏平原。土默川有时也被称为“前套”,与后套相对;宁夏平原也称西套,与前后套相对。三套之中,后套面积最大,引引黄灌溉也最为便利。大后套 处在阴山山脉和黄河之间,西起巴彦高勒,东至西山咀,东西长约25O公里,南北宽60公里,面积l万多平方公里。后套平原俗称大后套,与被称为前套的鄂尔多斯相对。古代,内地晋陕一带人民越过长城,到塞外谋生,名曰“走西口”或“进套”。人们出了明长城通往塞外的口子——西口后,先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再辗转渡过黄河进入以北的平原.习惯上将先到达的地方称为“前套”,后到达的地方称为“后套”。大后套地势坦荡,渠道纵横,树木成行,美丽富饶,素有塞外粮仓之美誉。民谣唱道: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水渠纵横密如网,阡陌交通赛江南。后套平原是典型的农牧结合区,引黄灌溉,春种秋收,具有悠久的历史。外地人来到后套,有钱的可以发家致富,穷苦人可以吃饱肚子,深感后套是个养人的好地方,便长期定居下来。塞外粮仓的美名口耳相传,闻名于世,于是更多的人纷至沓来,后大套成为名副其实的富庶之地。强家油坊 河套地区最早开办的商号之一“强家油房”,初建于清光绪年间,经营碾米、磨面、榨油、制粉(条),供应蒙汉人民。撰写于民国年间的《临河风物志》上说:“临河县城原名强家油房,十年前系一山村,住房仅强姓一家,素操油业,以是人呼之为强家油房。”临河地产胡麻,胡麻籽是榨胡油的原料,运用而生的油房是当时临河地方特色产业之一。1923年,冯玉祥将军任西北边防督办时,“强家油房”设有兵站,供应西进过路官兵的军需。“强家油房”成为可与陕坝、蛮会相媲美的繁华小镇,商店林立,经营百货五金、糖业烟酒、副食糕点、中西药品、书籍文具、理发照相、缝纫钟表、饭店茶馆等。米面加工成为最当紧的大事,于是碾磨房成为当时镇上的一道景观。民国十四年,临河设治局建立,在强家油坊基础上建立县政府,逐渐发展为河套重镇,这即为临河县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