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经的省份有哪些(淮河流域基本情况)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5 10:20:07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位于东经111°55’~121°20’,北纬30°55’~36°20’之间,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和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流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脉与黄河流域毗邻,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流域内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面积分别为19万平方公里和8万平方公里。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由西向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干流在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淮河下游主要有入江水道、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分淮入沂四条出路。沂沭泗河水系位于淮河东北部,由沂河、沭河、泗河组成,均发源于沂蒙山区,主要流经山东、江苏两省,经新沭河、新沂河东流入海。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天气系统复杂多变,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时空分布也极不均匀。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75毫米,北部沿黄地区为600~700毫米,南部山区可达1400~1600毫米,汛期(6~9月)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70%,且常以暴雨形式短期集中下降,极易发生暴雨洪涝等灾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9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595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75%。

淮河流域西部、南部和东北部为山丘区,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3,其余为平原(含湖泊和洼地),是黄淮海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淮河上游河道比降大,洪水汇流迅速,中下游比降小,洪水宣泄不畅,干流两侧多为湖泊、洼地。淮河支流众多,整个水系呈扇形羽状不对称分布。

淮河原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自12世纪起,黄河夺淮700年,打乱了淮河水系,淤塞了中下游河道,并使淮河失去入海尾闾,极大地改变了流域原有水系形态,加重了淮河水患。黄河夺淮初期的12世纪、13世纪,淮河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35次;14、15世纪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75次;公元16世纪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50年间,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94次。新中国成立以来,1950、1954、1957、1975、1991、2003、2007等年份淮河发生了较大洪涝灾害,1966、1978、1988、1994、2000、2009等年份发生了较大旱灾,均为10年左右发生一次。

淮河流域人口密集,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矿产基地和制造业基地,也是国家实施鼓励东部率先、促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流域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由于湖北省的淮河流域面积仅为1400平方公里,通常说淮河流域地跨豫、皖、苏、鲁四省)40个地级市,160个县(市),人口约1.78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流域平均人口密度为659人每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5倍。流域耕地面积约1.9亿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12%,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国的1/4,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有50余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700亿吨,火电装机达5000万千瓦,是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电供应基地。流域交通枢纽地位突出,京沪、京九、京广三条铁路干线纵贯南北,陇海及新(乡)石(臼)、宁西铁路横跨东西,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主要航道有京杭大运河和淮河,大型海港有连云港、日照港,航空港有郑州、徐州、临沂、阜阳等。

淮河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诞生了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众多思想家。流域内有许多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灌溉工程和邗沟、鸿沟人工运河,隋唐的汴渠,元明清三代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和洪泽湖大堤等,在我国水利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淮河流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现有郑州、开封、曲阜、亳州、扬州、淮安等10余座历史文化名城。淮河流域特有的地域文化魅力,在我国历史进程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