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回应“蝠桃瓶”文创争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08:41:00    

近日,上海博物馆“蝠桃瓶”冰箱贴引发争议。7月9日晚,上海博物馆回应:在中西交往史中,中国瓷器常作为珍贵艺术品而被收藏者改装。上海博物馆始终尊重历史,了解文物特质,并征询了捐赠人的意见。瓷瓶台灯已在上博文创商店销售了近三十年。目前,上博以“蝠桃瓶”为元素开发的文创产品已有41种。

上海博物馆方面介绍,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由香港收藏家张永珍女士捐赠。原美国藏家收藏此瓶四十余年,该瓷瓶曾短暂作为台灯底座使用置于客厅内,一直以来被该家族珍视保护。在中西交往历史上,中国瓷器经常被视为珍贵的艺术品被收藏者进行改装,添加装饰或更改用途。粉彩蝠桃纹瓶入藏上博后,经陶瓷专家鉴定,认为文物保存状况非常完好,并未受到人为破坏。

“中国瓷器在海外的使用与改装,有长久的传统。在中东,中国瓷器被镶嵌宝石,成为珍宝。在欧洲,中国瓷器作为贵族喜好之物,也会根据本地的审美风尚、生活需求,在当地被重新装饰和加以改造,这种现象颇为流行。比如加上金属镶嵌,以保护易碎的材质,适应当地的使用习惯,或者利用附件的装饰性,使之与欧洲室内装饰风尚相呼应。同样,中国也会对西洋的器物加以改装,以适应本地的需求。比如清宫就对欧洲的珐琅、日本的漆器加以改造和利用。”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刘朝晖教授说。

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上海博物馆始终尊重历史,了解文物特质,并征询了捐赠人的意见。以粉彩蝠桃纹瓶为蓝本设计的瓷瓶台灯已在上博文创商店销售了近三十年。近年来,上海博物馆以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为元素开发的文创产品有41种,为了响应广大观众对文物冰箱贴的青睐,上博又推出了近百款以文物为原型的冰箱贴,包含发光、流沙、旋转等多种样式。为了更好表现陶瓷的莹润和光泽感,开发团队对该款粉彩蝠桃纹瓶冰箱贴设计了内置灯光。

本次事件发生后,上海博物馆方面还注意到,有大量新注册用户跟风发帖,内容中反复提及某款游戏,恶意评论并在评论区拉踩引战,并进一步煽动网民情绪。另有炒作者借此为自己蝠桃纹瓶手办的售卖达到引流目的。

今后,上海博物馆将继续秉承着“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创作理念,积极聆听观众意见,不断推陈出新,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看看新闻记者: 章海燕

编辑: 师玉诚

责编: 师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