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有条南大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6:06:00
全媒体记者 赵新春 杨晓伦
对于老驻马店人来说,顺口溜“驻马店有条中山街,紧走慢走半个月;驻马店有个高橛子,离天还有半截子;驻马店有条南大河,军舰掉里头摸不着”是再熟悉不过了。中山街是驻马店火车站前的南北路,是驻马店从清末火车宿站到今天全国文明城的见证者,曾经驻马店最繁华的“洋街”;“高橛子”是位于市区富强路与平等路交叉口的基督教堂,驻马店曾经的最高建筑。而“南大河”在老驻马店人眼里,就是驻马店的母亲河,它见证了驻马店从新石器时代部族聚落、汉代古村到宋金递铺、明清集市,一步步发展成为现代都市的崛起过程。
“南大河”就是今天流经驻马店市区南部的练江河,也就是典籍记载的黄酉河。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说黄酉河源出乐山紫花涧,也称猛虎涧。明人曹学佺《大明一统名胜志•汝宁府•确山》条称,乐山“山顶有池,名皓月池,生四季莲花。黄酉湖发源于此,东流合断际、练家二河,入汝水”。嘉庆《汝宁府志》记载,乐山“山顶有皓月池及双龙泉,泉流为马庄河。又东一泉名紫花涧,流为黄酉河,即练水也。”黄酉河向东迳驻马店南,过黄龙村,流入汝阳县,也就是今天的汝南县境内。因河道蜿蜒,流水如练,称练水或练江,即嘉庆《汝宁府志》记载的黄酉河“流经汝阳界曰断济河,又曰练江,东流合于汝。”今天的练江河指这条流经驻马店市区河流的全段,而在古籍中这条河则分上游黄酉河和下游练江两段。所以,《明史》有确山县“北有黄酉河,下流为练河,流入汝”的记载。从明清文献记载来看,当时水屯大部分地区长期为确山县辖区,因此《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黄酉河出当时的确山县境,进入今天汝南县境内后“转遇仙祠南,绕旧赵尚书墓后,又东过董村,绕封赵尚书墓。又东八里,绕赵尚书墓,左受寨河水,俗名‘陡河’”。这里的遇仙祠位于明代董村,也就是董会村,是为纪念董永与七仙女相遇而建造的,1958年被淹没于宿鸭湖底。董会村在明代出过一个名人——赵贤。他是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进士,被张居正称为“巡抚第一”,历任户员外郎中、顺德知府、荆州知府、湖广参政,副都御史、山东巡抚,吏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万历三十四年十月73岁去世,葬在了董会村。这里的赵尚书墓就是他的墓,王世贞、倪元璐分别为其写有墓表和墓志。寨河源于乐山山顶的白龙泉,也就是马庄河。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马庄河,亦出乐山,东流至汝阳县西十五里谓之寨河,又北入于练河。”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称马庄河出乐山后“东迳马庄桥、半截塔,东受锣鼓河水,北入黄酉河”,“锣鼓河源出驻马店,南迳黄练铺、白马将军庙,西北入寨河。”黄酉河接收了寨河水,绕着赵贤墓转了一圈后,“北行,迳断济桥西北受冷水河……东迳李秀桥,绕九座塔北,转而南,折而东,至城西北隅入汝”。
冷水河就是老驻马店人说的“北大河”,源于驻马店市区西北的范楼坡地,流经小界牌、刘竹园至魏桥与大王楼坡水汇合,东流经袁楼、马堰、大陈庄至汝南别桥东入宿鸭湖。在宿鸭湖没有建设前则注入了黄酉河。因河水与地下泉相通,水凉而得名冷水河;因位于驻马店市区北部,俗称北大河。
历史上的进入汝阳县境内而称练水的黄酉河是一条有名的河流,因为天兴二年(1233年)宋蒙蔡州灭金之战,十二月蒙古人那颜奔盏掘练水灌蔡州城而载入历史。而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练水则以合掌柏而出名:“唐太常博士崔石云:汝西有练溪,多异柏,及暮,枝叶敛,俗呼合掌柏。”这里的所谓“练溪”就是被称为“南大河”的练江河,在明代李贤等纂修的《一统志》和清代田文静主修的《河南通志》里,又称黄酉河为黄酉湖,说“黄酉湖在确山县北三十五里。源出乐山,东流合断济、练家二河,入汝水。”
相关文章
- 驻马店有条南大河 2025-04-16
- 河南40个国家站最大风速达到或突破4月历史同期极值 局部最大风力15级 2025-04-12
- 清明假期 驻马店车务段共发送旅客72243人次 2025-04-07
- 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代表团访问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2025-04-03
- 第十一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将于4月25日启幕 将推出“6+10”活动矩阵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