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连州,共探传统文化与道学赋能乡村振兴之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00:05:00
作为全国道教第四十九福地的静福山(福山),该如何结合连州的历史文化,打造为学术高地?4月12日,“道贯古今 脉承千年”第二届道学与传统文化研讨会暨杨公易学文化研讨会在连州举行,活动吸引国内众多知名学者、高校教授、道学和易学专家参与,共同开启一场思想与文化的深度交流之旅。

专家学者们围绕道学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黄滢 摄
本次研讨会采用主题演讲、学术对话、文化展演等多种形式,系统梳理了传统文化与道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在学术对话环节,学者们就传统文化与道学、易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传承与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观点。

学术对话环节,大家就道学与易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传承与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黄滢 摄
活动特别设置“典籍活化”“易学应用”“非遗传承”三大专题板块,邀请了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权威机构学者进行前沿学术分享,并联动《道学与传统文化》等核心期刊及主流媒体深度参与。
活动秉持“守千年文脉,开时代新篇”的核心理念,通过搭建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桥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独特的东方智慧方案。
广东省瑞祥慈善基金会会长抱一在活动中表示,可将传统文化与道学应用于乡村振兴建设、生态保护和城乡规划实践中,使连州成为“宜居、宜寿、宜文旅”的典范,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复兴,让传统文化“火起来”。
这一理念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传统文化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通过挖掘和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同时,将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也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地生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活动中,广东省瑞祥慈善基金会向“道学研究编辑部”捐赠了学术基金10万元,向连州静福山清虚古观颁发“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交流基地”“厦门市易学研究会——交流基地”以及“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交流基地”牌匾。
撰文:黄津 黄滢 通讯员 刘福燕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 专家学者齐聚连州,共探传统文化与道学赋能乡村振兴之道 2025-04-13
- 图们市图书馆向市政协、图们海关赠书暨分馆揭牌仪式圆满举行 2025-04-11
- 南航北方分公司组织骨干乘务员逛辽博!文化赋能服务,助力东北振兴 2025-04-11
-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举办 2025-04-11
- 将非遗的传播力转化为传承力 2025-04-11
- 传承民间技艺的木匠艺人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