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路先锋”颜国峰:“把技术留在西部,把精神传给后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4:22:00    

原标题:

“开路先锋”颜国峰:“把技术留在西部,把精神传给后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韩飏 李桂杰 通讯员 丁明宇

“43.125里程处,存在危及设备、人身安全的因素”“121.593里程处,电力设备间设备密封不到位”……3月20日8时,南宁高铁基础设施段南宁高铁变电专修车间玉林北电配工区工长颜国峰按例翻看南玉铁路线的“问题库”,里面罗列着大大小小数十条问题线索,几条亟待解决的线索上标注着“重点问题”。

确认好当日任务后,颜国峰抄起20多斤重的工具包,疾步赶往问题现场。

从南昆铁路的崇山峻岭到贵南高铁的千隧万桥,从初出茅庐的电力学徒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壮族青年颜国峰把自己10余年的青春献给了西部铁路建设的“开路”征程,他同一批年轻的“开路先锋”一起,用双脚丈量,用双手操作,让曾经闭塞的西南边陲与全国经济版图紧密相连。

时间回溯到2012年,刚参加工作的颜国峰被分配到南昆线兴义电力工区。这里四面环山,距离最近的县城超30公里,职工宿舍内墙皮斑驳脱落,窗台上积着经年的红土,手机信号也时有时无。

“第一次爬20米高的电力铁塔,师傅递给我一颗糖就让我往上爬,爬到半空腿抖得厉害,手心全是汗,根本不敢往下看。”回忆高空作业的初体验,颜国峰仍记忆犹新,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这天,师傅指着远处起伏的喀斯特峰林说:“这方圆百里,大到列车行驶的信号灯,小到车站的一盏灯泡,都是咱们的战场。”颜国峰默默记在心里。

那段时间,颜国峰白天跟着师傅攀铁塔、修线路,夜晚就着昏黄的灯光研读相关书籍。

兴义工区管辖的八渡至品甸段,是南昆铁路线故障率最高的“雷区”。每逢雨季,接地电阻超标、线路短路频发,颜国峰和工友要像“排雷兵”般在泥泞中穿梭。2013年,他同工友创新采用“加埋接地极+扁钢焊接”工艺,对锈蚀部位进行重新焊接、防锈处理等,减少故障,提高了线路供电可靠性。这次技术攻关,让24岁的颜国峰第一次体会到知识与实践碰撞的力量。

南昆铁路线的6年磨砺,让颜国峰养成了“随身带笔记本”的习惯。工作服口袋里泛黄的活页纸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设备参数、故障案例和突发灵感。“有一次处理UPS电源故障,对照笔记本试了7种方案才找到症结。”这种钻研精神让他在2018年迎来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那年秋天,颜国峰首次参加国铁南宁局技能竞赛铩羽而归。看着荣誉榜上陌生的名字,这个内向的年轻人默默制定了“魔鬼训练计划”。回到班组,颜国峰一头扎进书山卷海,每天提前到实训基地练习接线,午休时捧着专业教材啃公式,周末主动申请参与设备检修,同时踊跃参加各项竞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地训练和磨砺,2020年,他在第七届广西铁路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膺榜首。

“比赛不是终点,而是检验日常积累的试金石。”赛后,他把获奖经验编成培训课件,带着工区青年对照比赛标准练实操,当年就在南宁铁路局培养出两名技术能手。

南凭高铁是广西境内连接南宁市与崇左市江州区、凭祥市的高速铁路。在南崇段进入联调联试的关键期,颜国峰带领12人团队对供电系统进行最后的调试。面对全新的高铁设备,他独创“三步排查法”:先模拟运行找隐患,再分段检测锁故障,最后联合攻关破难题。

“从前是每天10多公里的徒步检修,如今面对密密麻麻的智能化设备,还真有些不适应。”闷热的控制室里,颜国峰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湿,留下道道盐渍。联调联试期间,颜国峰与团队成员对数百件变压器、断路器等电力设备进行细致检查:站房变电所施工工艺是否符合标准、电缆线路有无积水、开关是否满足负荷要求等,都是不能漏掉的检查内容。细致入微的工作,使得供电系统的安全隐患被逐一排除,确保南崇铁路顺利通车。

2024年,颜国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9月,他再次转战至南珠高铁南玉段。“最艰难的是南玉段联调。”颜国峰记得,一天凌晨发现断路器异常发热,他带领团队在零摄氏度的寒夜里奋战3小时,硬是用红外测温仪一寸寸排查出接触不良的触点。

几个月间,颜国峰带领团队连同施工单位解决配电所隔离开关触头安装不到位等问题1000余个。当试验列车以350公里时速平稳通过时,颜国峰紧盯着监控屏上跳动的绿色光标,“这是对我们最好的褒奖”。

近年来,在西部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向西部流动,在西部扎根。

颜国峰发现,工区年轻人多了,但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对设备原理大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了快速练出精兵强将,颜国峰利用年轻人爱打游戏的特点,独创了“五边形战士”评分体系,将工作状态、工作效率、工作能力、团队合作、岗位责任等维度“游戏化”,激发青年职工的竞争意识,呼吁班组成员不仅要做游戏里的王者,也要做现实中的强者,成为“五边形战士”。

如今,颜国峰在玉林北电配工区的工作也进入了倒计时,崇凭高铁联调联试的号角再次吹响。站在这条年内有望通车的新铁道线路旁,颜国峰眼中闪烁的不仅是期待,还有责任。“每条高铁都是重新出发的起点,我们要把技术留在西部,把精神传给后人。”他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扉页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题字愈发清晰。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