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家庭医生日|管得了慢病,也救得了性命!东莞市1215个家庭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4:55:00    

5月19日为第15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今年“签约有感 健康可及”的主题,正是对基层医护工作者日常实践的最佳诠释。

今年,是东莞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第11个年头。记者从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获悉,截至2025年4月底,东莞市累计签约家庭医生超657万人,常住人口签约率达62.75%;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数超154万人,签约率达94.91%;全市二、三级医院30%门诊号源优先向社区开放,实现家庭医生快捷预约。如今,东莞家庭医生正以专业的技术和温情的服务,成为群众的“医”靠。

精准服务有温度,守护重点人群“零距离”

在石龙镇中山西社区的一栋老旧房子里,75岁的钱大爷正坐在床边等待他的家庭医生。这位独居老人因视力丧失行动不便,还伴随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常为用药配药、血糖控制情况担忧不已。现在这一难题被石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一键破解”,每月中旬王晓柯团队就会携带出诊箱准时上门。

一到钱大爷家中,王晓柯团队便迅速投入工作,仔细询问老人近期身体状况、用药情况,熟练地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不到20分钟,检查便顺利完成。“血压稳定在140/85mmHg左右,饮食管理见效了!”王晓柯告诉钱大爷。

王晓柯医生为患者开展诊疗服务

王晓柯医生为患者开展诊疗服务

“居民在签约了家庭医生后,我们会留下家庭医生的手机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值班电话,以及微信服务号,做到24小时有人回应。”作为扎根社区的全科医生,王晓柯以扎实的医疗功底和真诚贴心的服务深受签约居民的信任。

如今他所在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数有3235人,其中老年人占比近37%,老年群体的健康管理、医疗服务需求较大。王晓柯介绍,我们的签约服务不仅是提供原有公共卫生服务包的基本内容,还有其他增值服务。比如针对辖区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签约人群,每年都会提供主动、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跟踪监测重点人群健康状况。还通过与多家上级医院结为医联体,当出现基层处置不了的疑难、险重病情时,家庭医生也能及时上转,由上级医院进行及时救治。

这仅仅是东莞家庭医生服务的一个缩影。东莞市创新性推行“1+3+N”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探索“全科+专科”家医服务模式。目前,全市1215支家庭医生团队分布在各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围绕“防、筛、管、治”各个环节,落实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在2023年度广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交叉指导工作中,东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优化服务模式”“配套保障机制”以及“服务效果”等方面,均被评价为进展较为突出的地市,评价项目完成率位居全省首位。

上下联动分级诊疗,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可及

在医改体系中,家庭医生担当着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角色。目前,东莞市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医院保持紧密的组合内合作关系,确保患者在需要时能够迅速获得更高级别的医疗服务。同时,家庭医生遇到需要转诊的病例时,能及时与上级医院沟通,为患者开启及时、便捷、快速的绿色转诊通道。

"胸闷痛……"52岁的宋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他洗澡时突发胸痛,虽然短暂缓解,但次日清晨再度胸闷。他来到家门口的万江坝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诊台护士立刻启动"胸痛优先"流程,卢妃萍医生迅速接诊并完成心电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卢医生初步判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立即通过"心电一张网"平台将心电图上传至东莞市人民医院胸痛急救微信群。

开通绿色转运通道

开通绿色转运通道

微信群内,市人民医院专家迅速确诊。卢妃萍家庭医生团队在远程指导下,立即实施心肌梗死救治流程。在120到达前,团队为患者进行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等紧急处理,为后续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患者被120直接送入导管室,成功接受了血栓抽吸和支架植入手术,挽救了宝贵的生命。

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家庭医生对他来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好朋友”。“很贴心,经常打电话来叮嘱我改善饮食,注意锻炼,我现在精神状态非常好,这都是家庭医生的功劳。”

除了上转患者至上级医院外,东莞目前不少成熟的社区卫生中心都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如东莞市寮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的中医服务包,为市民提供中药封包、针灸、艾灸等服务,塘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阻肺高危人群肺功能检测、老年人骨密度检测等个性化服务包均广受欢迎。

文|姚梓婷

图|受访者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