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试验田”的意义:就是要有一股子“向上”的劲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7:15:00
草长莺飞时,纸鸢舞东风。
因地理环境多风,潍坊四季适宜放风筝。有人说这是座永远“气往上走”的城市,这话颇耐人寻味。
透过这一隐喻,透过这股子“向上”的劲儿,潍坊在改革创新上的闯劲,在困难压力下的韧劲,在攻坚克难时的拼劲,似乎都找到了根由,得到了解释。
用历史镜头透视,作为一块“试验田”,改革创新始终是潍坊最鲜明的标识。这里涌现了王伯祥、王乐义等改革先锋,诞生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等先进经验,可谓改革底蕴深厚,创新基因绵长。
从区位坐标审视,潍坊从胶济线的“中点”,一跃成为济青双圈联动的战略交汇点,双向辐射功能强化,纽带桥梁作用凸显,“黄金中腰”的区位势能,正加速转化为引领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支点优势。
用发展眼光打量,今天潍坊以不到全国2‰的面积,贡献了全省1/10、全国1/100的规上工业营收,农业发展水平连续多年领跑全省,正成为山东第四座万亿城市的“种子选手”。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将这样的“经纬”与“家底”投射到更大坐标系,会发现,这与山东在全国大局中的位势形成了某种呼应。可以说,潍坊不仅是观察山东改革进程的窗口,更是解码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样本。
事非经过不知难。一段时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大、超预期因素多,风险隐患不容忽视,部分行业面临挑战,不少地方承压前行,发展殊为不易。潍坊,也不例外。
关键时刻,方见真章。爬坡过坎、滚石上山,谁选择歇歇脚、喘口气,谁就会在进位争先中落后;谁能率先顶得住、冲出来,谁就具有典型和示范价值。
如何让改革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潍坊承压奋进、迎难而上,以改革创新之“矢”射高质量发展之“的”,走出一条逆势上扬的曲线。
看工业,潍坊“链式革命”正重构产业版图。“9+3+N”产业体系,“六个一”推进模式,“一链一策”打法,使潍坊的产业链由“物理聚集”转向“化学融合”,由“规模扩张”到“生态共生”。
看“三农”,潍坊以工业化思维破局求变。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夯实村强民富根基;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4∶1。
看改革、话创新,潍坊的“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升级新版,创新实行项目全域共享流转机制。2024年,潍坊民间投资占比82.6%,居全省首位,彰显了市场主体对改革的积极响应。
正是在一个个领域创新、向上,潍坊发展信心强起来、预期稳起来,不断熔铸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细细咂摸这块“试验田”,不难品味出一个朴素道理:信心和定力,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改革创新中迸发出来的。
一块“试验田”的意义,远不止把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种好,更要把“试验田”深耕成高质量发展的“丰收地”。换句话说,借助一系列“试点”,人们对潍坊的期许,不仅是要催生更多本地改革地标,更是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作示范,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潍坊答卷,为更大范围内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先行先试样板。
改革没有完成时,“试验田”永远年轻。当广大党员干部、企业家、人民群众的精气神汇聚起来,形成一股“向上”的强烈气流,这种“势”足以托举起一座城市振翅翱翔的梦想,“世界风筝之都”也就有了更生动的时代画像。面对时代叩问,永葆这么一股子“向上”的劲儿,对每个地方都弥足珍贵!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评论员)
相关文章
- 济南机场“花信相逢青春共赴”校园行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2025-04-14
- 青岛3人!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拟表彰对象公示 2025-04-14
- 一块“试验田”的意义:就是要有一股子“向上”的劲儿 2025-04-14
- 德州19家企业被处罚! 2025-04-13
- 政校企协同创新 智造赋能乡村振兴——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成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助力烟台高质量发展 2025-04-13
- 李楚参加临桂区代表团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和“两院”工作报告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