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六小龙“闹海”:硬科技掀起东方创新浪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6:18:00    

3A大作《黑神话》奇幻场景再现、机器狗自由穿梭在人群之中、超级大脑正解答问题……这不是科幻大片,也不是虚拟未来,而是文三数字生活街区“遇见杭州六小龙生活展示馆”每天上演的真实场景。自今年3月开馆起,展厅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尤其是上海、南京等周边城市,还有不少来自浙江本省的商务人士和研学团队。

“经常是前一周放出的体验名额,提前三周就被抢空,堪比抢演唱会门票!”近日,街区打卡的年轻游客互相交流着“抢号”感受。

展示馆的火爆是杭州创新型科技企业崛起的一个缩影。它们的扎堆儿出现,也引发了大家不少思考——“六小龙”怎么突然“火了”?爆发背后是怎样的创新生态在支撑?

各怀绝技:打造中国科技新名片

杭州“六小龙”这一概念,于去年底至今年年初提出,指的是杭州新技术领域,聚焦于机器人、人工智能、游戏开发、脑机接口等领域的6家企业。它们各怀绝技,在创新赛道上展示中国硬实力。

其中,游戏科学率先“出圈”,其推出的《黑神话:悟空》作为首款国产3A游戏,实现了国产游戏的历史性突破。深度求索则不必说,他们最新训练出性能卓越的DeepSeek-R1-0528大模型,标志着在通用大模型领域的又一次战略级突破,成为了国内外“打工人”的“最强辅助”。

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身手不凡”。目前,宇树发布的B2-W机器狗能轻松应对后空翻、高空跳跃、载人越等多种场景;云深处的“绝影X30”已在新加坡电力隧道实现商业化巡检应用。

强脑科技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取得突破,其仿生手产品能精准捕捉到能量仅相当于五号电池百万分之一的脑电信号;群核科技在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研发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创新密码:九毛钱搞研发

新锐的技术突破、惊人的科技企业影响力……什么是支撑“六小龙”崛起最重要的因素?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的答案是:技术研发。

“我们在过去10年时间里基本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去解析大脑的神经信号。” 韩璧丞介绍,目前企业的科研人员比例达一半以上,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算法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升级,残疾人用户用意识控制假肢的控制度变得比以前又更加灵敏了70%。

“对于我们来说,研发投入是大手笔。”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朱皓坦言:“最极端的研发投入可能是2020年,公司每收入1块钱,我们研发投入9毛钱。我们相信有足够高的投入,才能够去吸引到足够多的人才。”

坚持原创、重视研发,正在成为杭州科技企业的一种集体气质。数据显示,杭州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已从2021年的3.57%增长到2024年的3.92%,企业研发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超过七成。

政府陪跑:1元撬动5元资本

“六小龙”看似横空出世,背后却是杭州创新生态的长期滋养。目前,杭州将每年新增财力的15%以上用于科技投入,目标在2025年使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4%。

政府服务理念更是贯穿企业发展始终。“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成为杭州营商环境的最佳注解。当群核科技资金链最紧张时,企业所在地杭州上城区主动作为,帮其争取到上百万元资金;云深处科技刚成立,就接受了杭州西湖区的初创企业培训;为帮助强脑科技发展,杭州将智能仿生手纳入残疾人辅助器具目录,为企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支撑。

投资在于“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在资金支持上,杭州构建了 3000亿元基金集群,政府引导基金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政府出资每1元,能撬动5元社会资本。杭州资本旗下基金早在2018年就开始投资“六小龙”中的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和强脑科技,三家企业累计获得超5亿元投资。

当各地考察团络绎不绝,询问着杭州的创新密码时,答案就写在钱江新城的天际线上,藏在实验室不眠的灯光中,更在“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里。

当下,“北上广深”的传统格局已被注入“杭”的新变量,世界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崛起,更是一种创新生态的成功范式。这里,阿里和网易为杭州的创业环境带来了积极的 “光环效应”,让全球投资者看到了杭州创业企业的潜力。这里,政府甘当园丁,资本化身耐心资本,创业者十年磨一剑,共同孕育改变世界的科技力量。这里,企业以硬核实力自立潮头,用创新定义未来,向世界宣告:中国科技创新的浪潮,正从东方澎湃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