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爱封存,司法温情守护“迷途”少年|顶端法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8:03:00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刘柯君

初春的清晨,河南省新野县某中学校园里传来琅琅读书声。高二的小西(化名)在晨光中专注地做着习题,他翻开的课本里夹着一张特殊的通知书——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通知书,这是新野县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团队赵钦法官为他送来的“重生钥匙”。

一场争执后的救赎之路

半年前,小西因网络争执与同城网友发生肢体冲突,双方多人持械斗殴的场面让这个少年的人生轨迹骤然偏离。审理期间,承办法官赵钦在提审室看到了低头抽泣的小西:“当时他校服袖子被泪水浸湿,手指把悔过书攥得发皱。”

案发后,小西的监护人第一时间向受害人致歉,将家中积蓄悉数用于赔偿,最终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触犯法律就要承担后果,小西也受到了相应的法律惩罚。小西在庭审中起身鞠躬的场景,让赵钦看到了这个少年真诚的悔意,案件审理结束后,她一直放心不下小西。考虑到小西认罪态度诚恳,内心深处渴望重返校园、继续学业,赵钦决定伸出援手,拉这个失足少年一把。

“封存过去不是纵容,是给成长一个机会”

“我们封存的是记录,开启的是未来。”赵钦将盖着法院红印的通知书郑重交到小西手中,耐心地向他解释相关法律政策,让他明白自己的过去虽已犯错,但未来仍有希望。

为了让小西顺利重返校园,赵钦四处奔走,积极与学校沟通协调。学校方面起初有所顾虑,担心小西的事情会对校园秩序和其他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赵钦一次次前往学校,详细介绍小西的情况,强调他的悔意和改过自新的决心,同时承诺法院会持续关注、共同帮扶。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终于被这份坚持和爱心打动,同意接纳小西。

“我这次犯的错我会一直铭记于心,在我以后走的每一步路上,我都会时时刻刻提醒我自己!您相信我,我定将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望!”小西在给赵钦的短信中这样写道。重返校园后的小西仿佛变了个人,认真学习,积极劳动,很快融入了新的班集体。他说:“曾经我弄丢了校徽,是法官阿姨帮我别回了胸前。”曾经迷茫冲动的少年,如今已深刻认识到错误,立志用知识改变命运,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少年的你 我们共同守护

窗外的梧桐树上,嫩绿的新芽正奋力向上生长。赵钦翻看着少年工整的错题本,在帮扶日志上写下:“司法的温度不在于免除责罚,而在于让受挫的秧苗重新挺直腰杆。”

“对于未成年就偏离航道的孩子,我们的付出真的有意义吗?”赵钦的回答是:“有!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敲响法槌,更要成为托举朝阳的那双手。”新野县法院少年审判团队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同时,始终秉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为失足少年重返校园、回归社会架起一座希望之桥。下一步,新野县法院少年审判团队将继续深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领域,用司法温情守护祖国的花朵,让中国少年司法的光芒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