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试点”建设,为游客玩转“蕉岭版丽江”解锁新体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4:08:00    

晨起,泛舟长潭,在朦胧雾气中听清脆的鸟鸣;上午,在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发现数学之美,感受数学魅力;下午,在三圳的客家农夫生态园露营,享受采摘乐趣,欣赏石窟河绝美日落;晚上,华灯初上,冒着热气的长潭河鲜被端上了桌……在蕉岭,这些都能实现,这是一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岭南小县。

蕉岭县高质量打造石窟河沿岸经济示范带。徐志宝 摄

锚定打造“蕉岭版丽江”的目标,蕉岭统筹新型城镇化和农文旅融合发展“双试点”建设,做好县城规划设计,正推动“歌酒田园”“诗画廊道”“荷美乡村”等精品项目、精品节点串珠成链、连线成片,让这座城市的颜值、气质、价值逐步提升,在提升群众的幸福感的同时,也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蕉岭、留在蕉岭、爱上蕉岭。

资源丰厚布局全域发展

也许有人会问,去蕉岭看什么?蕉岭有什么?

蕉岭有可以为疲劳的眼睛提供“深度按摩”的绿。坐拥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镇山国家森林公园、皇佑笔自然保护区等众多自然景观资源,蕉岭的森林覆盖率达79.05%,林地总面积达112.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720.40万立方米,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55.83万亩,森林资源家底丰厚。

蕉岭县内山清水秀、森林茂密、风景优美、生态良好、土壤富硒,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广东省林业生态最好的县之一,生态质量指数连续三年均达83以上,远高于一类区标准(EQI≥70)。

在三圳镇九岭村,游客们可以尽情感受田园之美、亲子之乐。丘林强 摄

蕉岭有令人热血沸腾、洗涤心灵的红。1927年7月蕉岭第一个中共支部—九岭支部诞生,同年12月成立中共蕉岭县委。1930年10月成立蕉岭县苏维埃政府。1931年1月成立蕉平寻县委,成为拱卫中央苏区的南部屏障。

游客可以从林修明故居起,到中共蕉岭县委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瞻仰,然后到谢晋元故居、蕉岭县(东岭)革命历史事迹展参观,这些红色景点将把人带回那个烽火年代。

蕉岭还有神秘的长寿基因等待人们去挖掘。这里有百岁老人71人,占总人口比例为31/10万,90至99岁老人2977人,80至89岁老人8340人,全县平均预期寿命达81.03岁,均超过“世界长寿乡”主要认证标准。

蕉岭的老人之所以长寿,与这里的自然环境、饮食文化等密切相关。蕉岭县长寿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文宇介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带来不少“大自然的馈赠”,富硒农产品丰富,比如蕉岭绿茶、桂岭蜂蜜、三圳淮山、蕉岭冬笋……这些美食不仅代表了蕉岭的味道,更是蕉岭人长寿的秘诀。

资源丰富是这片土地给予人们的宝藏。为此,蕉岭立足新定位,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总牵引,整合县镇村特色优势资源,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文旅融合发展紧密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民宿,促使农文旅融合从“点上开花”迈向“全域铺开”,全力打造“蕉岭版丽江”。

“根据《梅州市蕉岭县旅游产业集聚发展规划》,我县精心谋划了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石窟河沿岸经济示范带项目、蕉岭县‘寿乡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项目、粤美乡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项目、丘逢甲故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蕉岭县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等多个项目。”蕉岭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郑康文表示,他们还将根据规划因地制宜谋划打造蕉城“诗画廊道”、长潭“歌酒田园”、新铺“古韵集市”、三圳“荷美乡村”、广福“风情桃源”、文福“人文观园”、蓝坊“康养秘境”、南磜“竹海听风”等8个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集聚区,培育新场景、新业态、新经济增长点,推动旅游产业全域集聚发展。

农文旅融合月月有活动

来了蕉岭,目之所及是一幅幅秀丽的山水画,深度体验还有各种好玩的活动等着你。

活动的氛围从新年开始。今年1月24日,“福满乙巳·寿乡迎春”——请到蕉岭过大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龙门广场举行,向五湖四海的游客发出来自蕉岭的新春邀约,真诚邀请八方来朋、四海嘉宾来寿乡过大年,尽情体验蕉岭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感受好歌好酒长寿乡的独特魅力。

现场还发布了全县“吃住行游购娱”促销优惠政策。无论是品尝地道美食、入住特色酒店,还是游览美景、购买纪念品等,游客们都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与便利,让大家尽情体验蕉岭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感受好歌好酒长寿乡的独特魅力,留下难忘的美好回忆。

蕉岭县月月有活动,精彩不间断。徐志宝 摄

除了精彩的主会场活动外,各镇各单位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分会场活动,包括春节“贺岁杯”篮球赛、“世纪悦府杯”春节足球赛、“迎新春”美术作品展、“贺新春”大型游园活动、元宵非遗展示展演和《年画里的中国》展览等26项活动,营造了浓厚节日氛围。

“不只是过年期间,我们每个月都策划精彩的文娱活动。4月我们将举行‘长寿蕉岭·茶韵飘香’徒步活动,启动‘唱响寿乡——我在蕉岭等你’原创词曲征集暨演唱大赛,5月有‘爱绿护绿’新村谣传唱活动,6月有车主自驾游活动,7月有稻田艺术节等等。持续一年月月有活动,精彩不断档”。蕉岭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汤丽芬说。

不仅文娱活动接连上演,日常活动也丰富多彩。在长潭旅游景区,游客可以乘着游船,纵览山湖合璧画卷。“站在岸上看风景和坐在船上看风景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我们从原本的参观者变成了‘画中人’,有种特别的惊喜,似乎整个生活步调都放慢了。”游船之旅令游客于先生难以忘怀。

在三圳镇九岭村,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游玩,尽情感受田园之美、亲子之乐。

三圳镇九岭村客家农夫生态园。徐志宝 摄

围炉煮茶、采摘蔬果,体验真人CS、越野卡丁车、星空营地、户外烧烤……在客家农夫生态园,产业村长徐春红带领着村民一起,把这里打造成了“网红点”。该生态园占地共400余亩,盘活30亩竹林和18亩草坪,形成了集餐饮、文旅、种植为一体的乡村产业链。

三月,蕉岭广福桃花源山庄的350亩桃林化作粉色海洋,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参观。远山如黛,桃林尽染,层层叠叠的桃花如绯色烟云缠绕枝头。游客们漫步其间,或驻足赏花,或拍照留念,尽情享受这春日馈赠。

蕉岭广福桃花源山庄。徐志宝 摄

亲子家庭尤其青睐这片世外桃源,卡丁车赛场、萌宠乐园等十余项体验项目,让孩童的欢声笑语与自然野趣相映成趣。“桃花源山庄真是逐步地完善起来了,越来越多的项目适合亲子体验,既能亲近自然,又有科普教育意义。”游客黄键森说。

近年来,桃花源山庄不断探索农文旅融合新模式,以“桃”为核心,串联起赏花游、采摘游、休闲游等多元业态,逐步发展成为集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儿童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通过整合农业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开发旅游产品,山庄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为村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积极推动乡村民宿(酒店)建设

来了蕉岭,岂能不留下来看一眼城市难得一见的满天繁星。那么,住哪儿呢?最近,蕉岭多了许多高端民宿,为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

2月12日元宵节当天,蕉岭县米香中心在长潭镇白马村举行开业仪式。据介绍,米香中心占地面积89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67平方米,内含农文旅展示区、住宿餐饮区、山歌培训教室、户外游憩空间等区域,拥有28间客家文化主题客房、3个餐饮包间,是一个传承和展示米香产业、客家山歌特色文化的重要平台,更是一个集食、宿、娱、学、购于一体的乡村田园民宿综合体。

蕉岭县米香中心。徐志宝 摄

“我们最近上线了携程App,游客可以线上订房,并享受优惠价。我们这边离长潭水库、石窟河、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都比较近,后续我们将会制作旅游小册子和网络版攻略给游客参考路线。”米香中心运营负责人黄建波说,他们目前在建的米香故事馆、米香剧场等,将会给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而在长潭镇的另外一边麻坑村,由老电厂宿舍“爆改”成的蕉岭县云栖谷1978数字经济创意产业园内,一位游客正在办理入住青旅,虽说是青旅,装修和环境却不输高端民宿,“我们每间房都有一个主题,都是关于创业的,契合未来入住这里的年轻人的喜好。”云栖谷(广东)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雪维说。住宿只是这个产业园其中一部分,这里更多承载的是数字经济与创意产业。

“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改造建设,将其打造成一个‘产城人融合’的数字经济创意产业园。”吴雪维介绍说,“云”象征着数字经济,“栖”寓意着吸引并留住人才,而“1978”则是为了纪念原址老电厂宿舍的建设年份。

据悉,该产业园占地面积约50亩,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5亿元,将建设“汉越帝米酒文化中心”“百千万创意工坊”“云栖美术馆”“创谷青旅”“乡村艺术酒店”等一系列产业基地和配套项目。同时,还将打造企业总部,通过数字营销、创新经济等方式,集聚一大批新农人和青年创业人才,定向引进有家乡情怀的企业家和科学家在园区落户。

而在三圳镇,同样可以找到一个清幽的民宿住下。走进培鸿乡墅,白墙黛瓦、曲径通幽、绿意葱茏……这个坐落于山水田园间的民宿,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不仅提升九岭的人居环境,更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培鸿乡墅坐落在三圳镇九岭村十里荷塘附近、广东美丽乡村培训学院旁边,主要包括1栋公寓楼、接待中心、餐厅、12栋独栋民宿,共有96间住房156张床位(含36间大床单人房和60间双人房),可同时供156人食宿。通过融合观光、美食、住宿、研学等元素,丰富乡村旅游业态,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乡村功能品质,助推乡村振兴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培鸿乡墅。丘林强 摄

广东桂岭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波表示,民宿节假日基本一房难求,平时也有参加商务活动的人士订房,或是休闲的旅客来这里寻找世外桃源体验式的生活。

“目前我们正积极推动乡村民宿(酒店)建设,至2024年底纳入广东旅游民宿管理系统民宿13家,2024年度新增4家。其中培鸿乡墅获评省金品级乡村酒店;醉美书院精品民宿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广东省金宿级乡村民宿。”蕉岭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郑康文说。

■延伸

老电厂宿舍“爆改”成数字经济创意产业园

走进位于蕉岭县长潭镇麻坑村的云栖谷1978数字经济创意产业园,不仅能欣赏到绿树环抱、山风拂面的静谧自然美景,还能感受到数字经济与创意产业的活力。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集自然、文化、经济于一体的新型多业态综合性园区,一年前还是杂草丛生,大部分建筑年久失修的老电厂宿舍。在改造过程中,园区坚持以旧修旧,保存原有建筑风貌和结构。

云栖谷1978数字经济创意产业园。徐志宝 摄

2024年5月,蕉岭县云栖谷(广东)产业园建设项目正式动工,该项目被命名为云栖谷1978数字经济创意产业园,并计划用三年时间分三期进行建设。

其中,首期项目已实现对外开放运营,主要业态有创谷青旅民宿、云栖咖啡厅、bqw创意工坊等;二期为项目发展期,主要规划包括汉越帝米酒文化中心、院士之家和创业孵化中心等,计划吸引创业型青年和有家乡情怀的企业家落户园区,旨在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三期将规划提供更加完备的创业空间以及全面的园区配套服务。

2024年12月12日,蕉岭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云栖谷工作站在云栖谷1978数字经济创意产业园挂牌成立。优质的营商环境和贴心的服务,吸引云栖谷(广东)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为蕉岭投下“信任票”。

“蕉岭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营商环境。项目落户蕉岭后,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相关部门的贴心服务和大力支持。不到半年的时间,园区就完成了一期项目的建设,并已实现对外开放运营。我们期待并相信公司能在蕉岭得到长足的成长和发展。”云栖谷1978数字经济创意产业园总经理吴雪维说,他们计划用3年时间改造建设,将其打造成一个“产城人融合”的数字经济创意产业园。

延伸产业链,催生新生态,集聚年轻人。当前,云栖谷1978数字经济创意产业园正探索数字经济和文化创意融合的有效机制。“‘鱼珠智谷’是我们位于广州黄埔的产业项目,通过几年时间,将一个废弃的旧厂区改造成国家级孵化器,每年为当地创造超百亿元的产值。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响应蕉岭县委、县政府倡导的‘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致力于打造具有创新创意的产业园区,孵化本地企业,促进构建更多新业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吴雪维告诉记者,该项目还依托广州黄埔区的“鱼珠智谷”百亿级产业园区,利用国家孵化器的技术平台和双创服务等,为更多的项目孵化、落地提供平台载体,实现“产城人融合”的聚“新”蝶变,助力蕉岭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成为梅州市产业创新示范园区和盘活低效资产的样板工程。

作为一个综合性园区,云栖谷1978数字经济创意产业园区70%为工业用地,30%为商业用地。园区依托汉越帝米酒文化中心,结合全面的配套设施,旨在为更多青年人提供一个创意发展空间,促进形成共创共赢的局面。此外,园区还计划引进更多第三方支持,并实施数字经济营销等园区赋能措施。预计该产业园年产值将超过2000万元,并提供500个就业岗位。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记者 陈萍

通讯员 丘林强 徐志宝 汪敬淼

【作者】 陈萍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